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机械臂精准称重分拣,传送带自动码垛包装,空无一人的车间里只有设备运转的低鸣。智慧控制中心监视器前,工程师们正严密监测着每一项指标参数——龙佰禄丰基地内,每日500吨钛白粉、150吨海绵钛高效产出,运往全球。这座近3600亩的“钛工厂”,正成为云南产业升级的耀眼坐标。
龙佰集团禄丰基地。禄丰市人民政府供图
政企同心,破产困局涅槃重生
2019年5月,龙佰集团以创新“股权+债权”模式并购濒临破产的云南冶金新立钛业。禄丰市政府迅即成立服务专班,梳理17项清单,全程代办复产审批、土地证件等手续;法律团队驻企化解债权难题,保障并购平稳落地。政企合力下,海绵钛生产线仅用4个月就产出首炉产品,钛白粉生产线历时6个月全线复产,当年收购、当年复产、当年盈利的“龙佰速度”“禄丰速度”震动业界。
“地方亲商重商的服务理念,审批、土地、政策、人才的全方位支持,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今年2月,龙佰集团董事长和奔流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开放招商大会上的发言,道出了企业扎根云南的底气。
科技赋能,传统化工攀上高端
六年间,龙佰禄丰基地以创新为翼撕去“传统化工”标签,逐步成长为钛产业行业标杆企业。在禄丰研发中心,专家团队深耕钛材料改性与绿色冶炼工艺优化领域,攻克国产钛精矿适配等“卡脖子”技术,推动工艺迭代与成本优化。“尤其对转子级海绵钛的深度研发,从源头强化品控,夯实了产业根基。”云南国钛董事长陈建立强调。
云南国钛生产车间的工人正在进行海绵钛吊运作业。禄丰市委办供图
核心技术逐一突破:2022年5月,产出全国首炉转子级海绵钛,实现零的突破;大型沸腾氯化技术升级后,氯化法钛白粉产量从4万吨跃至2024年16万吨,产值由9亿元增至27.4亿元。
政府搭台促成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中科院金属所、哈工大等十余家机构攻关,柔性引才基地与绿色钛现代产业学院相继落地;钛资源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钛股份分中心两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加持,龙佰禄丰钛业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深度交融,从“云南制造业单项冠军”晋级“高新技术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破浪前行。
龙头领航,“钛谷”集群呼之欲出
以龙佰为依托,禄丰市通过“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精准延链。目前基地已集聚云南国钛、龙佰禄丰钛业等龙头企业,形成“钛矿—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钛白粉”全产业链。目前,龙佰禄丰基地氯化法钛白粉产能26万吨、海绵钛5万吨,其海绵钛产能占全球19%、全国28%,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4%。2024年基地产值突破50亿元,云南国钛成为云南省第2家“独角兽”企业。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钛材料日用品。新华社记者 张磊 摄
禄丰市委书记赖有常描绘蓝图:“我们将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锚定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目标,聚焦‘冶炼—加工—钛材’全链推进7个补链项目;围绕云南国钛8万吨海绵钛产能,发力高端钛合金及复合材料,向航空航天、军工、医疗等领域加速拓展。”
从破产重组到尖端突破,再到全球领航,禄丰钛产业的三级跳,正为中国新材料领域锻造出一条闪亮的“云南链”。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