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8月7日,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工程师团队在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3D打印钛合金。该材料在保持钛合金固有高强度与优异耐腐蚀性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钛合金的规模化应用开辟了新路径。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并已申请临时专利。
钛合金凭借其优异的强度重量比和耐腐蚀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然而,在3D打印应用中广泛采用的钛合金(如Ti-6Al-4V)因含有价格昂贵的钒元素,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此次新型3D打印钛合金材料的成功研发,为突破该成本瓶颈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与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关键突破: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利用低成本、非球形钛粉作为原料的3D打印工艺,制造出结构更致密、性能更优异的钛合金部件。其核心技术包括两大创新:
首先,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粉末配方,在钛粉中精准添加了廉价的氧和铁元素——这两种元素在传统钛合金制备中通常被视为有害杂质。然而,研究团队发现,在特定的打印参数下,它们反而能够有效提升材料性能。
其次,他们优化了增材制造工艺,通过调整激光熔融策略,在逐层打印过程中促使氧、铁与钛原子形成均匀而稳定的微观结合,从而在合金内部生成一种类似于“天然增强骨架”的精细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致密性和力学强度,使最终成形的部件兼具卓越的坚固性与经济性。
这项突破性研究的意义是巨大的:
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利用更便宜的非球形钛粉,可以大幅降低钛合金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对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提升性能,拓展应用:更坚固、更耐用的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更轻量、更安全的飞机部件,更耐用的医疗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甚至是性能更强的汽车引擎部件。
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这项技术为3D打印带来了新的思路,证明了即使是“不完美”的原材料,也能通过创新的工艺,制造出性能卓越的最终产品,为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当然,从实验室的成功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确保批量生产时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工艺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但这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突破,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一个钛合金不再是奢侈品,而是能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的时代。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