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
51000
44500
近1年
51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1000
44500
近1年
51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军工材料行情回顾:
4份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0.110%),军工(申万)指数(-2.46%),跑嬴行业2.35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1.70%),深证成指(-5.75%),创业板指(-7.40%);
涨跌幅前三:民士达(+54.75%)、同益中(+19.32%)、光启技术(+11.61%);
涨跌幅后三:佳驰科技(-16.95%)、金天钛业(-15.71%)、上大股份(-15.59%)。
本月主要观点:
1、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1)高性能复合材料向民用领域持续拓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一院彩虹公司所属南洋科技并与天津市有关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开发医用高性能复合材料,此次合作也是将复合材料产品从无人机市场拓展至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一步。此外,吉林化纤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围绕碳纤维未来可能在汽车轻量化部件、碳纤维手机背屏及通信设备轻量化设计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推动碳纤维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拓展。
目前在武器装备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特性,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复材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而同时,随着近两年军工材料产能的快速扩产,一些重点高性能军工材料的供应能力已经具备,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为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这些高性能军工材料规模化和低成本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将带动其在高端民用制造业领域应用的突破和拓展。
(2)推动铝合金技术创新,夯实飞机材料保障的技术支撑
一飞院联合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中航西飞、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的“航空铝材研制与应用联合技术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四方将以联合技术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固化合作机制,聚焦航空铝材基础研究、工程化、应用评价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提升我国航空铝材研制水平和自主保障能力。
铝合金作为性价比最高的轻质金属材料,是军工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目前,我国航天航空领域和船舶制造领域的高端铝合金已经可以实现自主生产,但由于技术积累薄弱、生产工艺控制不够等原因,产品性能均匀性较差或者合格率偏低,相较于国外成本控制还存在差距。但目前未来随着经验积累、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产业链正不断向高端领域深化发展。
2、军工材料企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分析:
军工材料相关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已披露完毕,整体来看,军工材料相关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收入1347.19亿元(+4.92%),归母净利润77.28亿元(-30.63%),其中12家公司收入规模低于2023年同期,18家公司盈利能力弱于2023年同期(由于昊华科技在24年7月完成购买中化蓝天100%股权的资产重组,故对历史收入和利润进行追溯统计)。
从我们选取的核心军工材料上市公司来看,2024年实现收入合计686.31亿元(-0.13%),基本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84.97亿元(-12.65%)降幅增加(对昊华科技历史收入和利润进行追溯统计)。2025年一季度,核心军工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合计收入159.95亿元(+11.20%),归母净利润16.55亿元(-23.28%),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而利润负增长态势进一步加剧。
整体来看,2024年军工材料板块受到下游需求、订单以及价格等影响仍未消散,板块盈利能力承压,2025年一季度基本上延续了2024年的表现,从全年维度来看,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我们依然认为放缓延迟的需求有望在今年进行释放,行业业绩也将逐步回升。
2025军工材料行业判断展望;
从目前已披露的军工材料上市公司业绩预报来看,2024年是军工材料领域企业压力明显,需求、价格的波动均不尽人意。但“黎明前是黑暗的”,我们寄希望于2025年行业的复苏,对军工材料行业有如下判断:
1、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尾之年,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在2025年得到集中释放。军工材料作为军工行业的物质基础,在行业拐点到来之际,上游企业将充分受益。同时从近期相关碳纤维落地的大额订单来看,行业的确定性正在不断恢复。
2、降价背后低成本与高可靠之间的博弈取舍。
军品降价是需求放量与生产规模上台阶的客观规律,也是提升军费使用效率,国家低成本采购要求下必然结果。但在当前需求波动的环境下,降价与产品可靠性之间一定程度形成了掣肘之势,因此基于军工安全性要求的考虑下,我们认为,在需求未有大幅改善的情况下,持续的大幅度下降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符合工业品生产规律的。而随着行业需求的修复,以量换价是军工材料行业成熟的重要表现。
3、多流水带来的新机遇。
从军品采购的角度来看,军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军工供应商被处罚,暂停业务。尤其是对于一些单流水环节,断链风险暴露。因此我们认为,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从军工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当下环境,军工公司正不断避免对单一业务领域、单一客户、单一型号装备的依赖,降低客户集中风险,防止某一业务暂停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军品渠道优势将逐渐弱化,产品的成本、技术、质量等优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渠道壁垒的放开,对于一些产品优质的供应企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4、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日益提升,复合材料应重点关注。
目前在武器装备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特性,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复材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5、增材制造、特种加工等材料制造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
在军工应用上,3D打印增材制造的应用拓展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正从以往的快速原型件向实际的轻量化、定制化零部件的批产应用发展。同时以超卓航科为首,增材制造维护和修复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一些新的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如纳米技术、等离子体喷徐、熔融沉积寺,随看对武器装备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也有望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发展。
6、高端材料的新增“民用”市场开始带来第二曲线动力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给企业带来第二增长动力。除去军品方面的快速增长,材料技术的成熟也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民用”市场,为相关领域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碳纤维在风电、氢能储存等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高温合金方面,随着技术的成熟,燃气轮机上,也有望给高温合金市场再添发展动能。
(1)低空经济为复合材料带来发展机遇。低空经济产业在2024年得到了市场充分的重视,无论是作为低空经济主导产业的无人机,还是成为低空经济重要载体的eVTOL,对机体轻质化、小型化、高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需求迎来可广“阔的市场空间。
(2)“大飞机”国产替代市场广阔。截至2025年5月,C919累计交付17架,分别交付给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4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占比在30%6-35%,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而在国产替代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3)商业航天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带动新型热防护材料、耐高温、高导热等材料发展。商业航天作为空天信息产业与太空经济的核心基础,已经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应用需求阶段。2025年,伴随多款商业火箭新型号即将首飞,巨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有望提速,商业航天有望进入发展快速成长期,进而带动火箭制造环节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变革,例如,经济性作为商业航天的核心问题,可复用火箭作为实现低成本发射的技术应用之一,对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可关注新型热防护材料等方向;同时,国内外企业竞相抢占有限的空天资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则,星座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网,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或将发射大量卫星,这就需要更大载荷的火箭,而火箭载荷的提升依赖于发动机推重比的提升,从而推动了耐高温、高导热等材料的发展。
(4)机器人开年即火热,高强轻质化新材料发展或将提速。人形机器人作为2025年开年最热门领域之一,是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颠覆性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制造过程中,AI作为其大脑起到识别判断信息的作用,材料则支撑起了机器人的整个“躯体”,是人形机器人的物质基础,需要根据机器人的功能实现、应用场景等进行选择,其中高强度耐腐蚀的钛合金,轻量化高性能PEEK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及应用,相关新材料也将迎来成长期。
建议关注:
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佳力奇(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航材股份(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钛合金);铂力特、超卓航科(增材制造);华秦科技、佳驰科技(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碳碳复材)。
风险提示:
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②军品降价对企业毛利率影响;
③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
④军品采购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