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5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2025年,中国商飞C919进入常态化批量交付阶段,全年产能规划提升至75架,未来四年计划持续扩容,2029年达到200架/年。C919不仅在国内实现东航、南航、国航三大航司的商业运营,交付量快速增长,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推进执飞计划,欧洲适航进展同样加快。根据中国商飞测算,2042年全球客机总规模将达48455架,中国市场约占五分之一,未来20年国内将接收超9000架新机,对应市场价值1.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
大飞机发动机自主化进程加速,核心企业成长空间大。发动机系统作为大飞机的“心脏”,其价值量占整机总价值的20-30%,生命周期维修保障费用与采购费用相当。中国航发商发牵头的长江1000A国产发动机适配C919,已进入适航取证冲刺阶段。根据测算,2023-2042年中国市场新增商用发动机需求总额有望超6000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求超2000亿元人民币。中国航发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航亚科技、航宇科技等企业在关键部件配套与自主可控路径上持续突破。中国航发商发已完成多轮融资,引入国家级基金和航空龙头,谋求独立IPO,加快商业化落地。
机载系统自主能力提升,重点突破集成化和智能化。2024年,中航机载总部迁至上海,推进民用航空机载系统的集成模块化、智能化发展。中航机载、江航装备、中航光电、全信股份、四川九洲等公司围绕航电、飞控、机电等核心环节,承担C919多个系统的国产化攻关。2023年中航机载与中国商飞签订432架份C919机载系统供应合同,2022年通过重组整合提升产业链资源协同,2025年有望基本完成产业专业化布局。未来五年将是研发高投入期。
材料端国产替代窗口期到来。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等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宝钛股份、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隆达股份等高温合金与钛材龙头,通过配套C919与C929等国产大飞机项目,持续提升核心零部件和结构件本土化率。润贝航科、航材股份等企业布局航材分销与原材料供应网络,为国内超4000架民航机队保障提供基础保障。2023年航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600亿元,国产化工作亟需提速。
整机制造环节,产业链分工成熟。中航西飞、中航成飞、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直股份、广联航空、航天环宇、三角防务、中航重机等企业承担机身、机翼、尾翼、环锻件等结构件制造。中国商飞负责总装,2024年5月C919批生产条件能力(二期)建设项目启动,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将满足未来产能倍增需求。东航、南航、国航三大航司合计已订购C919超过200架,预计2025年三大航司C919机队扩容一倍以上。ARJ21、C909等支线与干线国产机型同步推进国际市场布局,持续拓展东南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
全球对标:波音、空客发展路径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提供重要参考。百年航空制造巨头采用全球供应链、跨国技术合作和本地市场支持三重战略,分散研发和生产风险,提升竞争壁垒。我国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多元化混改与上市融资、供应链本地化协同,持续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2024年底中国民航三大航司机队共计2651架,C919和C909等国产飞机已实现小规模运营,未来有望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格局。
维修保障市场快速放量,盈利能力突出。中国民用飞机维修(MRO)市场2024年规模预计突破1100亿元,发动机维修占比最高,毛利率平均超30%。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厦门太古等龙头企业持续布局发动机、机身、零部件等维修细分领域,民用维修占据整体市场78%。后市场服务成为产业链利润新高地,带动材料、备件和设备供应公司同步受益。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