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绵钛市场价格

查看更多

今日价格46000元/吨报价日期:2025-11-01

近半年

52000

44500

近1年

52000

44500

近3年

73000

44500

近6年

80000

44500

近10年

80000

41000

钛原材料价格走势图

查看更多

品名
牌号
规格
今日价格

查看更多

从一只钛杯看中国钛工业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5-10-27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阅读量:169
        9月26日,在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新疆日报》的一篇报道——《中央代表团给新疆送来哪些纪念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该报道展示了中央代表团送出的11项纪念品,其中“钛合金保温杯”赫然在列。文中写道:“中央代表团带来的礼品背后是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真切牵挂,每一件都凝聚着温暖心意,这些礼品兼具精致外观和实用价值,新疆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将铭记这份深情。”

       读着这条报道,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许多关于我国钛工业发展历史的镜头与文字。走进新疆的钛合金保温杯纪念品看似平常,却是中国钛工业发展征程中被载入史册的一次震动,让每一个从事钛事业的人倍感自豪。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钛工业领域几乎是一张白纸,1958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期间,冶金部向毛泽东主席呈送题为《争取有色金属产量的飞跃,占领有色金属的全部领域》的报告,建议将包括钛在内的64种有色金属全部研制出来。该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毛泽东主席的肯定。毛泽东说:“64种有色金属没有它不行。”钛金属因此开始得到发展——1958年,抚顺铝厂建设钛车间;1966年,贵州遵义建设906海绵钛厂(现贵州遵钛集团);陕西宝鸡建设902钛材加工厂(现宝钛集团)。钛工业有了,但生产与应用一直落后于几乎同期建设钛工业的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当时,遵义906厂建设的海绵钛产能是千吨级,日本、美国、苏联等地建设的也是千吨级,但是,当这些国家发展为万吨级产能时,我国还停留在千吨级,中国的钛工业明显落伍了。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词要“振兴钛业”。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词“振兴钛业”
       在方毅的促进下,1982年,由国家经委、计委、科委等16个部门组成的全国钛的应用推广领导小组成立。198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在题为《我国钛工业的三十周年》的报告里说:“多年经验告诉我们,要发展我国钛工业还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大力发展钛白工业,二是必须抓好钛的应用推广工作,这是对发展新材料带有普遍意义的事。” 但由于当时我国飞机制造业和造船业大量使用钛金属的局面尚未打开,在“空中”和“海上”都缺乏稳定的市场,使得钛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一直到2000年,我国钛工业生产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1958年至2000年的42年间,中国累计生产海绵钛不到3万吨,何谈推广?何谈应用?
       谈起对钛金属的推广应用,原在902厂工作,现为南京宝泰创始人77岁的邓贵顺谈到,当年在全国钛的应用推广领导小组指导下,宝钛集团成立推广应用办事处,并迅速出击福建、山东、江苏等多地,针对化工用钛进行推广。但当时其他领域几乎无人识钛,推广很难,后来选定南京化工行业设点推广,才慢慢让钛金属融入了新的领域,也才有了宝钛集团在南京成立的宝色股份公司。讲到钛的推广应用,宝鸡巨成钛业董事长罗建辉表示,推广一种材料、一种产品的应用需要有较长的认知过程,普及成本很高。当说起巨成钛业的产品第一次走进化工领域,他感叹道,真可谓是对客户“三顾茅庐”,通过长时间努力才让客户答应免费试用。试用一段时间后,巨成钛业这才敲开了石油、化工乃至现在的海工装备大门。
       受技术、设备、原料等因素的限制,全国钛的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一开始对钛金属的重点推广方向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航空、航海、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并未涉及钛民用生活品领域。1986年,中央电视台在李东英院士为科技顾问拍摄的科教片《钛——崛起的第三金属》中讲到了钛的亲生物金属性能,以及钛金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当时,尽管该片获得了科教片一等奖,但知道钛金属的人还是很少。那时,笔者在遵义钛厂工作,绝大多数从事海绵钛生产的员工只知道钛是一种产品而已,用途主要是航天、航空、航海、核电化工等,根本没有想到钛金属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钛杯跟随中央代表团走进新疆,成为中国钛工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钛金属作为一种新材料,像塑料、玻璃、不锈钢等材料一样被做成生活用品,成为百姓选购的消费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钛行业人的不懈努力,钛金属已经成为制作杯子、水壶、餐具、茶具、户外用品、医疗植入物、体育用具等民用生活品的高端材料。使用钛金属制品已经成为时下人们选择高品质生活的象征。
       往前回溯二三十年,我们可以找到钛金属制作民用生活用品的起源。当时宝钛集团一些下属公司用钛金属做鱼竿、文房四宝、烟灰缸、宝剑、饰品、餐具(有的是在深圳加工,比如,钛手表、饰品)等,还用钛管在车床上车钛杯、焊杯底、做杯盖和把手等。笔者至今还保留了一只宝钛金属制品公司用钛金属车出来的钛杯,质量极好。这期间的钛民用品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做工粗糙、用后留痕,常把好好的瓷器划得痕迹斑斑。彼时,钛金属制品在民用领域仅停留于礼品阶段,珍贵而不实用。
       在钛民品应用领域,首先打开局面的是钛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钛的亲生物金属特性和钛镍合金的记忆特性等催生了钛金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医疗用钛植入患者身体可以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这为大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钛金属的窗户。
       21世纪初,我国诞生了两家户外钛用品公司。一家是广东佛山的铠斯公司,一家是江苏的安鸿熙达公司。他们专门制作钛金属户外制品,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尽管已经有钛民用制品出口,但此时的钛金属在民用生活品领域依然没有认知度和接受度,离成为商品的距离还很遥远。直到2015年,在宝鸡举行的第一届钛博会上,笔者首次看见中山市钛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钛会”)生产的钛筷,才感到钛民用生活品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当时笔者与中山钛会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到他们还生产钛碗、钛啤酒杯等,相比之前,钛民用品的种类已经非常齐全了,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山钛会是涉足钛民用生活品较早的企业之一。也是在这届钛博会上,笔者与上海金福钛业的金福嫂季绍飞董事长相识,她说,相信未来中国钛工业的发展一定会千姿百态,千姿百态的态应是钛金属的“钛”。
       2015年前后,中国钛民品发展正式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极致钛业、博友制钛、庄信科技、霸狮钛、中山钛会、帝圣金属、太可、钛康、和顺钛业、泰澄科技等数家钛民用生活品企业先后成立。钛民用生活品领域成为钛行业关注的焦点,笔者开始与极致钛业、博友制钛、太可,以及中山钛会等企业有了更多的互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博友制钛从2016年开始一直在中央电视台推广钛民用生活品的应用,在中国钛民品发展的道路上功不可没。五江钛品还未成立前,便先后派员到中国有色金属报社旗下公众号钛微媒咨询了解情况,随后创办了五江钛品。2023年4月,笔者专访了时任五江集团董事局主席肖安江,他相信钛民品一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2017年4月,在第二届宝鸡钛博会期间,中国有色金属报社旗下公众号钛微媒召集20多人在极致钛业宝鸡钛生活体验馆举办了钛民用生活品研讨沙龙,为当年10月中国有色金属报社与金福钛业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钛民品论坛奠定了基础。首届钛民品论坛打开了钛民品的新世界,人们带着怎么做钛民品的想法而去,有人对钛的认知还很浅,甚至对钛不太了解,只是好奇而去。记得在那次论坛上,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与会者一言不发,笔者过去与其聊天得知,他是邯郸德科合金总经理张少谦,他们公司也想进入钛领域,便带着学习的心态而来。一晃8年过去,随着钛工业的高速发展和钛民品领域的不断突破,执着的张少谦已经推出了钛铝铁炒锅、五层铜芯锅等钛极美系列锅具,还为多家知名企业供应钛锅具圆片。如今,太可、极致钛业、希诺股份、安鸿熙达、铠斯、博友制钛、飞剑等钛民品企业在市场上声名鹊起,钛民品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今年,中国钛民品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届论坛都有新的变化。第一届论坛上人们议论较多的是怎么才能生产出钛民品?后面几届的话题逐步深入——怎么才能把钛民品做好?怎么才能改进工艺解决钛金属塑性等问题。人们对钛民品的生产已从基本认知走向了技术探讨与产品深耕。
       
       历时一年多,2024年,我们终于迎来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主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钛金属》。该片展示了钛工业在中国的崛起,展现了中国成为钛工业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的艰辛历程,更是回应了全国钛的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对中国钛工业发展的期望,助力中国钛民用生活品快速发展。
       在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即将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钛民品论坛上,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推出生产钛杯壶系列产品的抑菌材料,助力钛民用生活品迈上新的台阶。如今,在与不锈钢等不同材料的对比中,如何针对钛的属性改进工艺生产更好的钛民用制品,已经成为品质企业关注的焦点。尽管当下仍须努力突破钛民品表面处理等工艺,但钛民用生活品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就像2015年金福钛业金福嫂期盼的千姿百“钛”一样,正在百花齐放。又如深圳极致钛业总经理王军所说:“追求特质胜过追求美丽。”极致钛业已经走出了钛与家电融合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发展之路。
       从刀耕火种到发现金、银、铜、铁等各种金属材料,每一种材料的发现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每一种材料的产出都是物质文明的升华,每一种材料的使用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毛泽东主席说64种有色金属没有它(钛)不行,到中央代表团把钛杯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让“源于军品,兴于民品”的钛金属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开启了更为壮丽的发展之路。这是几代国家领导人对中国钛工业发展的关心与重视,贯穿了中国钛工业70年的发展史,更贯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历程。相信随着一代代中国钛业人的努力奋斗,钛工业必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钛谷交易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钛谷交易网所有,转载需取得钛谷交易网书面授权,且钛谷交易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钛谷交易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商家入驻

消息

购物车

官方客服

公众号